• Contact us:
  • 852-64307562
  • infohws@holyword.edu.hk

項目目標及特色


此計劃為自閉症譜系障礙人士於各個生命階段提供相關的介入治療,並為其家庭成員提供適切的輔導,以滿足自閉症人士在整個生命週期對支援的迫切需求。此理念是全港首創。經過有效的治療及輔導,自閉症譜系障礙人士及其家人可以投入勞動市場,為社區發展增創價值,並使社會和諧共融。


有別於近年特殊教育界所進行的機械人計劃,本計劃將按以下特色逐步發展︰

根據本校在過往採納由香港中文大學開發和智趣伴星途有限公司 (www.star-autism.com) 提供的「機哥伴小星®」(Robot for Autism Behavioral Intervention®, RABI®) 服務計劃的經驗,本計劃是全球首創,將利用人工智能及個別化教材,提升自閉症譜系障礙人士的社適功能(Social Functioning);因應服務對象的能力和個別學習需要,採用雲端技術,為未來的受惠者隨時下載「度身訂造」學習課件,適合個別或小組學習使用; 能打破地域時空界限,不限於學校,期望將來的受惠者在家中能隨時使用,且操作簡易; 強調互動學習模式,未來將引入人工智能,即時分析服務對象的學習表現,建立常模數據,有助學者及照顧者進一步了解自閉症譜系障礙人士的學習需要和模式,提升他們的生活質素。


應用創新技術


「自閉症創科應用終身支援計劃」運用社交機械人教導不同年齡層的自閉症譜系障礙人士進行自理、情緒管理、社交、溝通之課程和教學課件。例如在RABI®教導自理過程中,機械人會按照流程,透過影像和聲音向服務對象講解每一個步驟,讓服務對象跟隨並從而學習。在RABI®教導情緒管理的課程中,不同機械人會扮演不同角色(例如︰老師、父親、母親、自閉症譜系障礙人士等),透過服務對象熟悉的日常生活情境,教導服務對象如何適當地表達憤怒或焦慮等情緒。




為什麼使用社交機械人?


特殊教育工作者發展了很多具成效的教學法來協助自閉症譜系人士學習社交和溝通,例如圖片交換法(Picture Exchange Communication System, PECS)、結構化教學法(Treatment and Education of Autistic and Related Communication Handicapped Children program, TEACCH)等,但它們並不是自閉症譜系障礙人士的最理想或唯一的教學媒介,因為他們不會對人類表現出強烈的興趣。根據自閉症的社會動機理論(Social Motivation Theory of Autism),自閉症譜系障礙人士在面向社會刺激,與人類交往以及維持社會關係方面表現不足(Chevallier et al., 2012)。與人類治療師相比,社交機械人可能更適合用於自閉症譜系障礙人士的介入。根據強烈世界理論(Intense World Theory; Markram & Markram, 2010),自閉症譜系障礙人士一般具有過度的反應性並且由於特定形式的腦肥大而迅速形成經歷的記憶,感覺處理的強度變得強烈,以至於自閉譜系障礙人士可能會主動避免引起感官和情感暴露的意外,而是專注於更可預測的基本特徵。社交機械人在可預測和合法的系統內運作,從而為自閉症譜系障礙人士提供高度結構化的學習環境,並幫助他們專注於相關的刺激。

本計劃透過社交機械人,讓自閉症譜系障礙人士可以在更安全的環境中更愉快地學習,令他們的感覺不會受過渡刺激和分心,從而降低他們焦慮的水平,可以更專心學習。


實證支持


研究表明,自閉症譜系障礙人士將他們的機械人視為社交媒介,也引起了他們的注意(Kozima, Michalowski & Nakagawa, 2009; Miyamoto, Lee, Fujii & Okada, 2005)。機械人也被發現引起對自閉症譜系障礙人士的興趣,從而引起他們的積極和富有成效的反應(Scassellati, Admoni & Matarić, 2012);這有助於他們發展共同的注意行為,自我發起的互動,非言語交流技巧,以及眼神接觸的能力(Ricks & Colton, 2010; Werry, Dautenhahn, Ogden & Harwin, 2001)。此外,聯席項目總監蘇詠芝教授最近的介入研究表明,接受社交機械人手勢訓練的3至12歲自閉症譜系障礙人士比沒有接受過訓練的人士更容易識別和產生手勢 (So et al., 2016, 2018a, 2018b)。蘇詠芝教授之前的一項研究設計了類似的基於機械人和人類的介入計劃,發現參加機械人介入計劃的人士與機械人教師建立目光聯繫的可能性高於人類介入計劃(其教師是人類)(So et al., 2019)。最新蘇詠芝教授的研究也證實4至6歲自閉症譜系障礙人士接受社交機械人話劇訓練後,其玩耍行為及共同的注意行為得以改善 (So et al., 2019, 2019)。另外,在干預組中,各種敘事措施有顯著改善,包括敘事長度,句法複雜性,敘事結構和認知推理。 在這種情況下,總體手勢平均數也有所改善。 這些學習成果在延遲的測試後得以維持(So et al.,2020)。上述蘇詠芝教授研究也顯示自閉症譜系障礙人士可從機械人身上學習社交技能,並把這些技能應用在日常生活中人與人之間的溝通。發表的論文可以在https://sites.google.com/site/wingchee/publications找到。